不能說的秘密(我要說囉)
😆妹子版友氣呼呼的拿被拍爛的照片給我看。
妹子:「很多都是模糊的,而且這光線很奇怪。」
我看了一下,是典型的七彩霓虹燈,而且鏡頭應該是移焦了,相機只是誤以為有合焦。
我:「hummm...這環境對他來說已經超出負荷了。」🤤
妹子:「可是他們是一個『團隊』呀。」
竟然有妹子講到了,我就冒著被公幹的風險談一下這件事。
😱😱😱
團隊是什麼?能吃嗎?
四個專業人士組在一起叫團隊,四隻猴子組在一起也叫團隊。如此一來,團隊這兩個字有意義嗎?
😱😱😱
市場上一般團隊組成方式
由一個比較成熟的攝影師負責接案,跟客戶說:「我們是一個『團隊』。」
接到案子之後,由該攝影師詢問當天能來拍攝的朋友,一起share收入。🤑
( 以下價格純假設,與當事人無關)
想像一下你是那位攝影師,這場活動你用15000元接下,跟客戶說我們會出四個人。
因為你是主要接案人,所以你拿比較多(假設6000元),剩下的錢9000平均分給另外三個人,每人獲得3000元。
🐵🐵🐵
一個人3000元,你覺得你會找到什麼等級的攝影師?不要說厲害的攝影師,中階的就好,那些中階攝影師有自己的案子要修圖,他真的會去跟一場活動3000元的案子嗎?
所以通常只能找到初學者,或是想入行的人,以「讓你來累積拍攝經驗」為由,大家一起去拍。
💣這些初入行的人,當天面對七彩霓虹燈大概也是嚇傻了吧。
💣平常沒在拍活動的人,遇到跑來跑去的主體,才發現:啊幹,相機怎麼跟不上啊。
💥不會用燈,相機跟不上。一場活動紀錄就這麼失敗了。
原因就是這麼單純。
📸大家不要以為攝影師多就是好。一張照片也是一個人拍起來的,而那個框框能捕捉到什麼樣的畫面,跟多少人是一點關係也沒有的。
真正的團隊通常出現在錄影領域,因為那是需要眾人齊心協力完成一個畫面,甚至多機錄影時每個人都有分配好的角色。
拍照這檔子事,大家還是要認清事實,它真的就是很容易讓任何喜歡包裝自己+美化自己的攝影師露出馬腳的行業。網路上的擺拍作品集包裝再怎麼精美,一遇到這種場地他就是過不去了。😆😆😆
***********
有的主要接案人還會給自己冠名「總監」
但有時只是虛有其名
讓客戶覺得高大尚
能力卻讓同業看笑話
分享幾個業界神屌的錄影師
看看什麼才叫團隊
劉駿紳
Eric Wu Wu
黃仲瑜
▌婚攝公司不會告訴你的事
https://dupisces.com.tw/wedding-controversy/